疫情影响颇深,应急产业发展的问题仍需解决
2020-02-24 21:50:10
  • 0
  • 0
  • 2

随着武汉疫情的加重,从封城到到全国各省市的一级响应,再到全国延迟企业复工时间2-14天不等。

这场疫情,既是庚子年天灾,也是不预防被动导致的人祸。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之战中,有人一问三不知,有人却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

这场疫情防控中,武汉防护物资紧缺、救援设施紧缺、救援物资紧缺、社会救援监管不利等种种问题,成为摆在抗疫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为了解决困境,建筑工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夜赶工,用10天时间建成了“火神山”奇迹。受到疫情影响,西安、沈阳、郑州等多所“小汤山”式医院未雨绸缪,开始抢工期,与疫情进行争分夺秒的抗争。

此次战“疫”,涌现出一批有担当的应急类民营企业,值得敬佩。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应急类的民营企业生产商,奋战在一线生产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产品,医疗、救护及关乎人们生活必需品的相关行业才敢有序运转。但也暴露出一部分问题,比如说医用口罩产量供应不足,分配不合理,追根究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行业利润低、二是产业集群不明显、三是政府扶持力度一般。

随着5G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急产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VR防灾、应急指挥系统、救援无人机、应急管理信息化方案、融合救灾装备、移动特种照明、应急净水设备、水陆两栖救援车、应急医学救援专业装备、“北斗”+“大数据”防灾、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等高精尖防灾应急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大力扶持的重要产业。

复盘“非典”,再看“新肺”,不难发现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的过程中,也不免暴露出社会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医疗物资生产能力不足、应急保障体系急需大力完善等问题,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上还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

要想真正解决疫情危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首先就必须要保障应急产业相关企业的有序运转,生存和发展需求。只有发挥市场和企业的积极作用,才能够真正推动应急产业的发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